减负咋成了“老大难”?

期次:第796期    作者:孟书杰   查看:25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之一。
  讨论不断,“减负”却并非新鲜字眼。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国家围绕少年儿童减负出台过几十份文件,口号响亮可收效有限,减负依然是“教育天空上屡驱不散的雾霾”。
  纵观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减负”史,都逃不开“唯分数论”的束缚。当下虽并非“学而优则仕”的单一时代,素质教育亦早早提上发展轨道。然而,人才选用标准往往裹挟教育的实际培养目标,高学历、高分数已成为“人才”代名词。社会平台大多留给分数型人才,而类似成龙这般的“低分数”武打明星,却没有与全面发展相照应的开阔舞台。这般前提之下,方案规划不少,减负令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分高”有更多机会,“减负令”实在难逃“分数”的压力。
  减负成了“老大难”,分数至上并非唯一推手。对于“减负”,不少人有着错误理解,认为“减负”减的是在校时间、降的是学业要求。决策者实施粗暴减负,学习时间一刀切;民众发声反对减负,担忧孩子“越减越负”。
  备受争议的“三点半难题”的确暴露了粗暴减负的弊端。孩子三点半放学,家长五六点下班,这其中两小时左右的“空窗期”究竟该谁来负责,被一刀切的学习时间该以怎样的渠道实现同等价值,这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对于减负有着更深层的思考。
  而民众对减负的反对,除却对“暴力减负”的担忧外,也不排除本身态度出了偏差。“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多数家长的共识,“鲤鱼跳龙门”亦成为家长施加在孩子身上的终极目标。课外辅导转变为教育的重要“模块”,补习班成为孩子的标配,哪家报得多就是对孩子教育的格外重视。看着孩子们的辛苦,家长们只能以“现在吃点苦,长大就享福了,我是为他好”来安慰自己;但其中,恐也有不少攀比、从众的心。课业负担的加重似乎理所应当,拉杆书包成为新风尚,而其个中辛苦,哪是一句“孩子长大了会明白”便有了解释呢?
  “唯分数论”根源不拔除,减负恐要雷声大雨点小,难起实际效果。选用人才多维多向,自会衍生全方位培养机制,社会需要的不只有“高考状元”,也需要成龙式的“武打明星”。想念好“减”字诀,亦须先理解透“减”为何意。教育制度、观念与社会机制之间的盘根错节,走不了“一刀斩乱麻”的捷径,经不起“温水煮青蛙”的拖延。减负路上,还需我们切实呈现出“减量增效”的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