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背后仅是游戏危害?

期次:第785期    作者:◇张婷   查看:59




  近日来,关于蓝鲸游戏的新闻一个接一个闯进我们的视线,政府机关、警察人员、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得抵制处理,然而,令人扼腕的是仍有不幸事件依然在发生着。
  蓝鲸是由俄罗斯的一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发明的死亡游戏,该游戏的参与者年龄大多为十岁以上的青春期少年,并且凡是参与游戏的没有人能够活下来。为什么蓝鲸游戏如此顺利地诱导青少年走向死亡?为什么青少年会“加入”如此变态的游戏?这件事背后到底有多大的隐患,一切仅仅是游戏的错么?
  首先,蓝鲸游戏本身设置的环节具有心理诱导性,看恐怖电影、在手臂上划出伤口……说出自己的死亡日期并接受它、伺机自杀,每个环节都接连相扣,在完成一个又一个环节之后,参与者就会走向死亡。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认为,因其游戏组织者甚至会诱导强迫参与者自残和自杀,蓝鲸事实上已经脱离了游戏的定义。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洗脑的过程。曾经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之后,维特失恋而自杀的故事被很多青少年争相模仿,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行为称作“维特效应”,而这个游戏的性质类似于“维特效应”。再加上青少年的判断是非能力非常弱,即使最后是面对生死的抉择,他们也毫无判断力。由此看来,蓝鲸同时具有邪教性质,所以,顺利诱导参与其中的青少年走向死亡并非难事。
  其次,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是什么促使青少年 “加入”如此变态的游戏。腾讯游戏产品负责人认为蓝鲸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目标拆解的很详细,一方面每个目标有及时的反馈能让玩家能够不断追求,另一方面是每个环节的难度梯度设置得很合理,而且有一个强化加循环验证的过程。这属于一种激励机制。除此之外,青少年由于正在处于青春期,做事追求标新立异,追求不一样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这时,蓝鲸恰好在某些程度上符合了他们的追求。笔者认为,媒体的报道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相反的效果,当他们看到有同龄人“玩”蓝鲸,他们会出于好奇心想要“尝试”,或许本来认为自己才不会做傻事,然而进入游戏之后,他们的大脑便失去了控制,只能任人摆布。当然,这并不是说媒体不应该报道,只是在报道方式或者内容警示的语言方面可以换种方式。有专家表示,在讨论相关事情时应尽量避免对自杀作感性的描述,理性讨论背后原因,尽可能减少负面的影响。而这些恰恰是媒体报道人所应思考的地方。
  最后,此事件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不仅仅是游戏制造者的十恶不赦和青少年的迷失状态,还应该看到教育的缺失。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来看,如果社会多加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为他们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学校也不只是以成绩论学生,老师能够多和学生交流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家人能在孩子迷茫的阶段多理解孩子,帮助他们缓解压力,他们必不会不断地走向迷失而毁了自己。青少年本就处于一个敏感的各种心理问题高发期,这段时间的教育至关重要。强化素质教育不应该只是喊着的口号,拉着的条幅,而应该是实际的真切的行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可怕的不只是坏事的发生,更多的是发生之后不去找病根子,不去寻求背后的源头,而是选择就此罢过。这只会让悲剧重复上演。
  “蓝鲸”也好,“粉鲸”也罢,但愿我们能从源头消灭它们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