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也能玩转数学

--记我校第二届数学文化节

期次:第775期    作者:记者 范美婷 王艺涵 张燕燕   查看:40




  华罗庚先生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能离开数学。”当数学不再高居于科学神殿中遥不可触,当数学不再只是少数人的高智商游戏,这样的数学,你会喜欢吗?11月12日,我校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届数学文化节拉开序幕,网罗益智游戏、数学竞赛、数学知识分享、院徽节徽设计等各项活动,意在让全体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让普通学生也能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与智慧,滋育善思好学之风。
  “我们想通过文化节让更多人喜欢上数学、愿意去学习数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吴小林如是说,“文化节就是让大家去玩数学,它不是一门遥不可及的高深学科,它就在生活里。”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孔雀开屏有射线之美、蜗牛房子有回旋之美、鱼鳞鸟羽有排列之美。除此之外,世界著名建筑同样富含数学元素,故宫、哥特式大教堂等建筑多讲究数学中的对称,古罗马的半圆形斗兽场可以让观众无遮挡地观看打斗和观众席上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说建筑的数学之美离非专业的“平民”依旧很远,那么数学文化节的举办则让学生零距离领悟它的魅力。“风止柳练静,打一数学名词”,数学知识的猜谜展板旁迅速围起了人墙。一名连连猜破几个字谜的文学院学生说道,“平时很少也不太喜欢接触数学,但文化节里的数学游戏挺有趣的。”全校不少学生被趣味竞技活动吸引,魔方、跳棋、二十四点……校园里随处可见学生为解开益智游戏思索徘徊的身影,有的索性席地而坐,手握数独难题咬起了笔头。这些益智游戏调动了全校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数学高手,还是数学“平民”,理性思维和逻辑应变能力都能在玩游戏的无形间增强。此次活动不仅吸引了近千名大学生的参与,更有家长牵着小朋友一道来参加。家住附近带着孩子前来的黄女士说,“这是我们第二年来了,有的益智游戏孩子也能玩,小孩玩得老高兴了。”
  “数学公式有种简洁的美。”大二学生卢彦洁说道。二重积分、微分方程、泰勒级数……这些“平民”学生眼中玄而又玄的专业名词不再是课本上晦涩难懂的铅字,它们在草纸上生发出自有的魅力,即便是 “数学门外汉”,同样能感受到数学严谨缜密的逻辑之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中不乏有对数学感兴趣的人,他们往往苦于难度过大,只能“望而却步”。
  为了帮助有志学生提高数学水平,主办方特别设置了高数一帮一活动,派专业学生帮扶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高数。一名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说道:“因为专业原因,虽然自己对数学很有兴趣却没能力自学,今天有了专业的学霸带着飞,很带劲!”一帮一活动的组织人员何男颇为感慨道:“我们院找了一些拿奖学金的同学辅导报名参加的学生,虽然辅导时长只有一个上午,但我们建了QQ群,这个群一直在发挥作用,经常会有同学在群里讨论数学题。”
  我校每年都会举办法律文化节、外语文化月和数学文化节这样专业特色浓郁的活动,初衷都是为了让更多非本专业学生参与其中,在沟通各院学生交流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应赛过程中提高知识储备和心理素质,同时对专业文化的普及也有很大的帮助。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富杰说道:“很多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认为数学很难、很乏味,在学习过程中会潜意识地排斥数学。但事实上大部分专业学生考研的科目中都有数学,所以我们想借此机会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数学的趣味性,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接受数学思想的教育。”
  最美的年纪遇见最美的数学。或许大部分人学习数学的动力只是因为成绩单上让人欣羡的数字,或许很多人觉得数学的钻研是枯燥无味的,但数学依旧陪我们从牙牙学语的稚儿长成青葱的少年,没人可以否认数学的魅力。要知道数学不是高居圣殿不可触及的圣物,只要投以热忱,“平民”照样可以玩转数学。